为深入推进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,探索以科研引领教学改革的新路径,无锡市“课题进课堂”研究共同体(小学)教学研讨活动在无锡市长安中心小学举办,主题为“促进儿童主动学习的观察与评估”。本次活动通过课堂展示、团队研讨、专家点评与专题汇报等多种形式,为全市小学教师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习与交流平台。 
课堂展示:课题研究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 活动上半场分为语文、数学两个学科分会场同步进行,聚焦“课题进课堂”的具体实践。在语文会场,首先由长安中心小学虞小萌老师执教《王戎不取道旁李》。虞老师以“读通故事,理解古文内容—探究思维,领悟俊杰智慧—学以致用,读懂生活智慧”组织全课学习内容,促进儿童主动学习,感受俊杰智慧,激发对文言文的兴趣。接着,沁园实验小学的闵舒怡老师执教了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》一课,闵老师通过“追溯立志背景—体验时代困境—践行价值思考”的任务链,将文本解读转化为沉浸式实践,引导学生在思辨中理解历史背景,发展思维能力。    .jpg)
课后,首先由两校观课团队代表老师进行观察与评估。评课老师首先肯定了课堂的亮点,也中肯地指出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不足。梁溪区教师发展综合研训部主任朱玲芹在专业点评中,认可两位老师的教学效果,并建议教学中应处理好“牵与放”的关系,紧扣语文要素设计活动,注重方法指导与能力培养,让语文课更具“语文味”。 
在数学会场,首先由长安中心小学华知伟老师执教《认识千米》。华老师以“以作业为载体,促进课程育人为目标,紧扣 “发展性” 作业内涵,发展核心素养。通过“生活素材想象 + 推理建模”的环节,引导学生逐步建构长度观念,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构建千米的认识,培养量感与初步推理意识。接着,璜塘实验小学的李荣老师执教了《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》一课。李老师通过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数学实验的学习形式,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,激发学生的主动性,从具体往抽象进行思考,让学生自己厘清算理形成算法。    
课后,两校观课团队代表老师进行交流。观课团队的分享视角多元、分析深入,既有数据支撑的课堂观察记录,也有基于教学情境的质性评价。随后,滨湖区峰影小学校长顾晓东对两节课进行了专业点评。他认为,华老师的教学紧扣研究的课题,通过作业链将作业贯穿儿童学习全流程,实现 “学—练—用” 的深度联结。李老师则层层启发,聚焦学生学习的真实发生,提取关键关键要素推进数学实验,在实验的过程中厘清算理形成笔算。 
专题分享:理论探索与区域经验交相辉映 活动下半场,全体与会教师齐聚报告厅,聆听来自一线学校的专题经验分享。长安中心小学蒋庆校长以《深耕课程育人:小学学科作业整体设计的实践与探索》为题,分享了学校在优化作业设计、减轻学生负担方面的有效策略。璜塘实验小学孙丹老师则围绕《找准赛道,迎着风跑——指向数学理解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例分享》,介绍了学校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上的探索与成果。沁园实验小学吴菊副校长结合教学实践,作了《励学课堂蕴育儿童道德生活的学科渗透策略》的报告,阐述了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无痕地渗透德育教育。 
高位引领:为课题研究指明前行方向 活动最后,无锡市教科院规划办主任陆启威为本次研讨作总结发言。他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及各校的精彩展示给予了高度评价,并强调“课题进课堂”是推动教育科研接地气、教学改革有底气的关键举措。他鼓励各学校继续深化研究,将课题成果真正落实到每一节常态课中,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。 
本次研讨活动内容充实、环节紧凑,既有扎实的课堂实践,又有前沿的理论引领,有效促进了区域间、校际间的智慧交融,为无锡市小学阶段“课题进课堂”工作的深入开展注入了新的动力。 图:邵红芳 肖婧惠 孙琳丽 文:虞小萌 丁亚平 陆嘉诚 编辑:唐芙蓉 初审:教导处 终审:校长室
|